百通曾经接触过一个做餐饮的创业人,一见面就问我:“有没有什么点子方案,让我一夜爆红?”
太多的创业人灌多了鸡汤,沉浸在开店成名的美梦里,同时渴望找到一个惊爆眼球的“奇招”飞黄腾达,在他们心目中,所有在短时间内爆红成名的餐厅都在验证一夜爆红的真实性,譬如黄太吉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“点子为王”的时代已经过去,现在火爆的餐饮店,靠的可不单单是方案,更多的是系统运营的结果。黄太吉也不是一夜爆红,有广告公司的底蕴,持久的系统作战,厚积薄发才有了今天。
炒作、包装都是惯用的套路,想要通过这种方法爆红的人有很多,甚至很多人都没有下限,“全球最火”、“估值数亿”等字眼的夸大宣传,都已经产生审美疲劳,消费者也没有想要点击的冲动了。
百通理解这些老板的迫切心情,但经营开店还是要脚踏实地,哗众取宠终究是旁门左道。单靠偶然间迸发的创业,短时间博取眼球,对餐厅长期的发展显然作用有限。
光说字面显得太抽象,百通就举个例子,最近在上海新开的一小笼确幸,伸手文艺青年们的喜爱,这家店大到店面装修,小到员工的发带,都是由创始人张靓一手把控,在她的认知中,打造品牌需要稳定性、连贯性,怎么能假手于他人?
前一段时间流行葛优躺的时候,北京一家京味儿很浓的餐厅就在门店内摆了一张一模一样的沙发,上面放了葛优的图像,增加话题性,前来的食客纷纷举起手机拍照。
试想,如果把这个营销活动放到西餐厅内,无疑是毁灭性的灾难。
老板们经常看到名噪一时的营销好点子,按捺不住盲目跟风,往往就忽略了自身的品牌风格是否匹配。
很多人将打造餐饮品牌与营销混为一谈,事实上,对餐饮消费品牌来说, 产品力和服务力才是品牌火爆的法宝。营销需要立竿见影的效果,而品牌做得是企业的气质,需要多些耐心,让之变得厚重而长远。